中国“500强”企业营收总规模迈上新台阶

如果说企业00强观察一国经济运行情况的窗口,那么排名“500强”的中国总规中国企业“优等生”,就是企业读懂经济变化的“风向标”。
入围门槛提升至473.81亿元,营收较上年提高3.83亿元;总营收迈上110万亿元新台阶,模迈较上年增长1.58%;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增长5.01%,上新增速实现由负转正……11日最新出炉的台阶“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展现出中国大企业的发展态势和成长实力。
2022年00强中国企业“500强”营收总规模首超百万亿元。中国总规这一数据再上台阶,企业更多企业成为世界大企业集群的营收重要力量。
在不断发展壮大的模迈轨迹上,是上新什么驱动中国大企业持续实现“量质齐升”?
——新动能不断积蓄。
从榜单看,台阶新兴产业相关企业蓄能起势00强在“500强”中的分量加重。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是有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500强”榜单中,先进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新能源设备制造、动力和储能电池、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半导体及面板制造等企业入围数量达到31家,过去5年增加了18家。互联网服务企业的营收占比提升至3.45%,净利润占比更是高达8.58%。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从追“个子”迈入追“体质”的新阶段,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当前,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超50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46万家。产业链骨干企业加快壮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断涌现。
——创新成色更足。
研发是推动企业创新和增长的重要动力,从“500强”企业上扬的研发曲线,可以看到创新的活力和发展的强劲动力。
看研发强度,1.8万亿元的研发投入,较上年增加14.89%;研发强度创下了1.90%的新高;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连续7年稳步提升。
看创新成果,有效专利总数202.97万件,比上年增加14.44万件,其中创新“含金量”更高的发明专利达88.96万件,占全部专利的43.83%。
研发是企业的生命,创新是企业的灵魂。
持续开展技术攻关,提高自身研发创新能力;瞄准更前沿的发展赛道,推动产品迭代升级;探索布局未来产业“新风口”……面对社会需求不断变化升级,中国大企业拥抱变革,通过技术、产品、服务等创新,更好满足需求的变化,驱动企业创新成长。
——更全球化布局。
认清当下的“形”,面对长远的“势”。中国大企业向“强”奔跑,既执着于自身的“纵向”提升,也在与世界各国企业的“横向”追逐中谋求发展。
看营业收入,入选“世界500强”的125家中国内地企业中,有14家排在全球行业首位,进入全球行业前三的共42家,较上年增加4家;看净利润,共有5家中国内地企业排在全球行业首位,排在行业前三位的企业合计26家,这一数据比上年增加4家。
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说,近年来,我国大企业作为世界大企业群体中的重要力量,持续推进国际化经营,积极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地位稳步提升。
应该看到,当前,我国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在发展、转型中难免遇到困难和压力。中国企业需保持定力、增强信心,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和挑战。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面向未来,期待以“500强”为代表的中国大企业在世界经济的大潮中搏击风浪、强筋壮骨,更多展现中国企业发展的实力。
新华社记者 刘羽佳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相关文章
- 信息化浪潮推动木工机械迎来数控时代——北京木工展争做时代的弄潮儿近年来随着家具市场的火热,木工机械也跟着红火起来。由于人力成本逐渐提高以及竞争加剧,高效、高精、环保型木工机械更2025-08-26
- 8月13日8时许,55880次试验动车组从成都东站驶出,标志着新建四川成都至青海西宁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以下简称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联调联试圆满结束,正式进入运行试验阶段。2025-08-26
- 汇通财经APP讯——油价周五收盘下跌近1美元,交易商在等待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领导人普京之间的会谈,会谈可能导致放松因乌克兰战争而对莫斯科实施的制裁。布伦特原油期货收低1.5%,报每桶65.85美元2025-08-26
- 当地时间6月16日,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推出一项税收和预算法案,此举将对电动汽车市场带来重大冲击。法案规定,在其签署成为法律 180 天后,将取消针对新电动汽车销售的 7500 美元税收抵免;同时,北美2025-08-26
- 老中式风格装修效果图仿古的装修风格有哪些?老中式风格装修效果图仿古的装修风格包括明清宫殿式、江南水乡式、北方庄园式等多种风格。明清宫殿式以红木家具、屏风、雕花等元素为主要特点,营造出宫廷气派;江南水乡2025-08-26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武晓莉)日前,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在北京发起成立了“终端快速充电技术与标准推进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将尽快构筑统一的快充标准体系,此举将有望解决用户充电器过多2025-08-26
最新评论